山东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被尊为道教圣地,太清宫更被誉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寻仙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是享誉国内外的“东海仙山”。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现在庙中一株圆柏,已经2100多年,为张廉夫祖师初建此庙时所植。
宋代初期,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刘若拙祖师一身武艺,且善气功,崂山经常有虎狼出没伤人,刘若拙勇驱虎狼,为民除害,自此以后山民都无需再提心吊胆,百姓感念他的功德,为他最早修行的茅庵送上一块牌匾,上书“驱虎狼庵”,后来简称为“驱虎庵”。现在遗迹尚存。后宋太祖赵匡胤封刘若拙为华盖真人 ,敕建上清宫和太平宫。(敕建就是奉帝王命令修建。)
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1195年丘处机祖师等全真七真人从昆嵛山来崂山传道,从此崂山道教皈依全真教。1208年到1209年,丘处机再度两次来到崂山。他在崂山广收门徒,传经布道,使崂山成为道教主要丛林。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十九世纪,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崂山道教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以侵华日军对崂山的“扫荡”为害最重。因白云洞道观长期以来为游击队修理制造枪械之所,引起六名道士两名伙夫被杀害,庙宇被烧毁,珍藏被掠走,崂山道教自此每况愈下。
建国后,青岛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崂山道教庙宇实施重点维修,崂山道教得到保护和生存。时至今日,崂山道观渐渐恢复生机.
但在历史上,却发生了一次比日寇破坏更严重的劫难,让崂山太清宫几乎遭到了彻底的毁坏。
话说崂山曾遭回禄之灾(火灾),部分庵被毁,道众四散。太清宫也残破败落,很不景气。有大和尚憨山,因皇室入五台山“祈嗣”而深得太后宠信,坊间戏称为“国舅爷”。得太后敕颁《大藏经》一部。见道庭不幸,急忙赴京,通过其结识的太监,并请求在太清宫原址建寺以便安放《大藏经》,但皇上以国库空虚未予理会。憨山将此事奏明慈圣太后,无奈,皇太后命后宫眷属各出布施,并亲自赐曰“海印寺”,为了建造这座海印寺,慈圣太后前后所赐帑金以数十万计。据说,达观大师知道了憨山想在崂山兴建海印寺之事,在查看了地势之后,曾奉劝憨山,“此处乃道家世代风水之地,不适合建佛刹。”但是憨山并未在意。
憨山以种田的名义,买下太清宫地皮,万历十三年,憨山师徒修建海印寺,崂山道士一看要建佛寺,便于憨山师徒发生争执。事件导致太清宫住持死亡,毁坏道教神像三百余尊,连同杀害道士尸体投入海中。万历十八年(1590),海印寺建成,一时香火大盛。
由此引发了佛道两家的官司。道士耿义兰目睹太清宫众道人不能守基业,反而“举地以售”,落了个寄人篱下,羞怒之下,协同刘真湖、贾性全等道士,到即墨县、莱州府和省会济南告状。因为山东的官府都知道憨山与皇室关系密切,有“国舅”之称,便曲意袒护憨山,将耿义兰等人多次打得遍体麟伤。反以诬告被治罪。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秋,耿义兰来京都上告憨山,借助北京白云观主持王昆阳将状纸送入万历皇帝手中,皇帝终于受理此案,下令逮捕憨山。又过了五年的审理争辩,耿义兰终于胜诉。
查实憨山和尚结连白莲教,占山杀道,惑众殃民,私造海船 ,驱逐住宫道士刘真湖,拆毁太清宫圣像三百余尊,打死主持张德容等,碑记,神像、人尸投入海内,改宫为敕建海印禅寺,改山为那罗延山。
私造红缨土棍,乘四人轿,势占民产三千余亩,诈称皇上钱粮赍奉佛像经典,假持兵部明文牌行,造海船,盖营房,结连逆党,积草屯粮,使千万年之香火废于一旦,数百座神像灭于妖僧。御批为:党援妖僧害道殃民,仰刑部将经书官员并一干人犯提审。
万历二十八年,皇帝下令拆毁海印寺,重修太清宫,敕颁《道藏》四百八十函,以镇名山,并由即墨县令“躬诣察勘得地一顷二十七亩有奇”,作为供奉《道藏》的土地。,册封耿义兰为“护教真人”,钦赐御伞御棍,金冠紫袍。
经过这次官司,崂山太清宫由近乎凋蔽获得巨资修复,一时声名远播,各地道士纷纷前来参玄阅经,太清宫又是一番空前繁荣。
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耿义兰祖师羽化飞升,在世110岁。今太清宫三皇殿西侧有“耿真人祠”以记其功绩。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激无数的卫道不屈的祖师爷,才让数千年的道教瑰宝,珍贵的历史文物,优美的旅游胜地得以长存。
明亡以后,清朝统治者虽然没有对道士进行剃发易服,但也不重视支持道教,崂山全真教在此大环境之中,还是继续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全真教王常月祖师也掀起了龙门中兴,对道教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用户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