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化气,阴成形,肿瘤是形,其根在气,气化行则形可散,气化滞则形必凝。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个纲领性的观点:“阳化气,阴成形”。
明代著名的医家张景岳认为:“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因此,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作用。
看上去十分简单,仔细分析一下,却大有文章可做,自然界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离不开阴阳的相互作用,阳主动而散,可促进万物的气化,阴主静而凝,可促进万物的成形,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运动形式。
阳的特点是主动,阳有气化功能,可以促进脏腑发挥正常的功能。阳性热,所以可以化阴为气,阴的特点是主静,阴性凝敛,所以可以凝聚而成形。
中医认为,生命就是生物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人体的正气是无形的,属阳;精血津液为有形的,属阴。而阴精和阳气可以互相转化,简单来说,阳有化气的功能,可以把机体的物质化为无形的气,因此,阳以功能为主。而阴有成形的功能,可以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己的身体物质,因此,阴以形体为主。由精血津液转化为气,要依靠阳的气化作用;由气转化为精血津液,离不开阴的成形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然界万物的生生化化,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的新陈代谢,都可以概括成“阳化气,阴成形”。生物体的能量与物质就是通过阴与阳的形式而互相转化,这个转化有些像爱因斯坦的方程式E=MC2(能量=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以上是从生理的角度来解释,有些抽象难懂,下面结合日常生活以及常见疾病来分析阴与阳两个不同的功能,生活中我们知道,水蒸气如果遇到冷的东西,就会凝结成水珠,从无形的气到有形的水珠,这就是阴成形。
它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无形的气,二是必需有阴寒的媒体,比如,在煮水的锅内,水蒸气只能在锅盖上形成水珠,而由于锅底以及侧面太热,阳气太旺,就不能形成水珠。
再看豆腐的制作,黄豆做成豆浆,煮沸后并不成形,要想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就是加盐卤或石膏水,这两种东西都是阴寒之物,于是阴得以成形,豆腐于是做成了。所以说,豆浆是温性的,但豆腐是凉性的,因为加了盐卤或石膏,从人体病理来说,凡是成形的疾病,一定是阴性的。
试举例说明如下,有的疾病是局部成形的,如足内踝的肿胀或者水肿,那是因为肾经的阳气不足而寒气太盛,阳不能化水为气,结果阴寒凝结在肾经的下段,形成水肿,这种情况要用真武汤来扶助阳的气化功能,再如甲状腺肿,那是任脉的阴寒之气成形而致,任脉阳虚而阴聚于湿气最旺之处,形成了肿胀。
对于这样的病,光是通经活络是不够的,一定要配合扶助任脉之阳气才是治本之道,一定要用到附子才行,比如肿瘤,这是明显的阴性病。
首先,只有三阴体质的人才可能会生肿瘤,三阴体质的最明显特征是阳气的不足,对阴邪已经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
因此,邪气深入三阴,于体内阳气最虚弱之处成形,发为肿块。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细胞分化、凋亡相关于细胞执行功能,属于“阳化气”,而细胞增殖相关于细胞数量、形体增长,属于“阴成形”,而发育异常、增殖失控、分化障碍以及凋亡阻遏就是肿瘤、白血病的基本生物学特征。由此可以推出,肿瘤的本质是阳气不足、阴寒积聚。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大凡是肿瘤病人,双手十个指甲的月牙一定不多,甚至于一个也没有,这就是标准的阳虚体质。
所以,如果有医治疗肿瘤,只在白花蛇舌草、半支莲、半边莲、蚤休等大寒大凉的中药上下功夫,必是庸医,其结果必然是把病人治死。
可以这样说,如果肿瘤病人的阳虚体质不能彻底改变,治好肿瘤是门都没有的,而改变阳虚体质必须扶阳,扶阳就要用温性的中药。
我的经验是改变体质与攻逐病邪互相结合起来,分段进行,扶正以加强气化功能,等正气稍足,即可攻除邪气,攻邪必然伤正,所以不能一攻到底,像西医那样,拼命用化疗祛邪,丝毫不考虑病人的阳气,是只认病邪,不顾活命的做法。
所以说,肿瘤其定位就是“阴成形”,其临床表现虽然复杂多样,但源于命门火衰,本属寒痰凝结,治本之道当扶阳、散寒、祛瘀。
以温化为主,必须用附子等温性药为主治疗, 肥胖症,身体某部位肥大,必然是这一部位的阳气不足以化气,于是形乃聚而成形。有句话说“十个胖子九个虚”,虚的就是阳气,如果用泻法来治疗肥胖,肯定是越泻越虚,越虚而越胖。肥胖症是要补阳的,阳气足了,自然能进行化气的功能,慢慢地就能把多出来的肥肉气化掉。
附子理中丸是非常有效的治疗肥胖处方,红斑狼疮、肝硬化等病都可能引起腹部肿大,水肿,其原因是中焦阳虚,阳气不能化水,水湿泛滥成灾。也只有三阴体质的人才会生这种病。
每见某著名医家经验,大量应用苦寒中药以泻水化瘀,不知泻邪的同时也在伤正,等正气伤的差不多了,病人的命也就结束了。或者,重用激素以救命,短时尚可,久则必然消耗阳气太过而病人猝死。
多年来,眼见不少此类病人死于误治,十分痛惜,风湿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有痛风病,关节会肿大变形,这也是阳气在关节处不足以抵抗阴邪的缘故。所以治本之道在于扶阳以抑阴,不管病人表现出多少热象,也不能因此而大量应用寒凉中药。
要知道,能患这样的病的人必然是阳虚体质,虚寒于内,阴得以在阳气最弱处聚而成形。临床每见有医生重用生石膏治疗关节炎,不知即使是热邪所致,也要加扶阳药以化其阴形。眼球外突,一定是阳虚于眼睛;椎体增生,必然是阳不足于椎体;小儿脑水肿,那是阳气未能充盛于脑内;局部摔伤而肿胀,是阳气受损而聚阴成形。
如此等等,皆当从“阳化气,阴成形”这个意思上去思考,这样才可能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总而言之,所有的“阴成形”的慢性病,多属阳虚体质而生。阳气不足于抵抗邪气(邪气为阴,正为属阳),外邪因而客入机体,耗伤阳气,久之阳益虚而阴愈盛,聚痰血等阴物而成形,发为大病。
《黄帝内经》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这句话说得非常清楚明白,治疗任何的“阴成形”的病,必须扶阳气以化阴寒。死人泡在水中会膨胀起来,是因为没有了阳气,不能气化水湿,水湿因而聚积胀大。
活人与死人的最大的区别即在于活人有阳气,而死人没有阳气,只是一堆死阴,死阴是没有生命的,所谓生命,其实就是阳气,有了阳气的支持,我们的躯体才是活的。我们的阴是足够的,从来也不会缺少,像我们的组织器官躯体就是阴,喝的水也是阴,吃的饭也是阴,缺少的是真阳。只有阳气旺了,才能气化水液而化为阳气。
如果真有人阴虚了,那喝水不就是最好的滋阴补阴手段吗?问题是喝水根本就补不上阴,因为没有阳的气化,水进不了我们的生命,阳气才是生命的根本,所以说,“阳常不足而阴常有余”。
扶阳的意义在于可以改变三阴体质,增加阳气,渐而阳气可以化去阴邪,单纯地祛除阴邪而不扶助阳气,往往初治有效,久则不但无效,反致缠绵不愈,其本质即在于阳气耗伤,病邪日进了。
元代医家认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由此而影响了之后的数十代中医,只在滋阴泻火上用功夫,结果就是中医一天不如一天了。
为什么有人叫嚣要取缔中医,实在是搞中医的人只会滋阴泻火,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当前的医疗界,中医用寒凉药伤阳,而西医眼中只有病毒,大量滥用抗生素,于是一派寒凉用药,治病就是攻邪,病人不死于病而死于医者,多矣。何如无医!
解读“阴中求阳”与“阳中求阴”:
张景岳《新方八略引》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字面上的意思是:善于扶阳的,必然懂得酌情加入滋阴的药,那么,阳气得到阴液的帮助就可以生化无穷;而善于滋阴的,必然懂得酌情加入扶阳的药,那么,阴液得到阳气的帮助就可以源源不竭。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解释,但我对照原著,觉得这样解释不妥。
张景岳还有一句话:“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宜;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补阳的用甘温,补阴的用甘凉,是不能混淆的。
所以他说:“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既然不可混,扶阳药(甘温)加入滋阴的药(甘凉)不是违背了药物配伍不宜相恶(一种药物的功效被一种具有相反功效的药物所减弱或抵消)的原则了吗?后面我又注意到他还有一句:“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我才豁然开朗,既是不可离,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益气有助于补精,因为气可化精;补精有助于益气,因为精可化气。
我在《生命的状态》中提到过,因为阴阳具有极其丰富同时也是很不确定的含义,所以在具体的语境应当要专门明确出来。否则,你说你的阴阳,我说我的阴阳,所指并不统一,真理就无从辨明。
我们说,人是由无形之气(以下简称气)与有形之质(以下简称质)组成的。如果气属阳,那么质就是相对应的阴。因为阴阳中亦能分阴阳——就像把一物上下两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仍然可以分上下一样——气可分阳气与阴气,质可分阴质(即是“阴液”或“津液”)与阳质(即是“精”或通称的“阴精”)。大家也许有些眉目了,同时也开始晕了,且跟着我的思路往下走。
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四个新的概念:阳气,阳质,阴气,阴质。
正如上面所说的,气和质是人体的组成部分,是我们要考察对象(物),而这里的阴和阳是指考察对象的属性。接下来我们就用这四个概念去说明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前半句这样解读:第一个阳字是指阳气;第一个阴字是指阳质;(因为质相对于气来说属阴)
第二、三个阳字同第一个;第二个阴字同第一个。
后半句这样解读:
第一个阴字是指阴质;第一个阳字是指阴气(清热)。
第二、三个阴字同第一个;第二个阳字同第一个。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善于扶阳气的,如果单纯用姜桂、附子等辛热药效果不显著的,就要考虑辅以填精(即补阳质)的药如熟地,枸杞,巴戟天,补骨脂等温润之品,而善于滋阴生津的,如果单纯用生地,麦冬,花粉而效果不显著的,就要考虑加用清热的药如石膏,竹叶等,热去则阴气(即后半句的第二个阳字)生。
如此看来,我对阴阳的理解是和其它书有不同之处,虽然不敢说尽合著者原意,但读书贵在觉悟,高明者自能谅之。
附原文: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阳虚者,宜补而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此固阴阳之治辩也。其有气因精而虚者,自当补精以化气;精因气而虚者,自当补气以生精。又有阳失阴而离者,不补阴何以收散亡之气?水失火而败者,不补火何以苏垂寂之阴?
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
余故曰∶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此又阴阳邪正之离合也。故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宜;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知宜知避,则不惟用补,而八方之制,皆可得而贯通矣。
我在上篇中尝试解读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结果少人问津,好像只有作者才看得懂。自己检讨一下,结论是我讲得很不透彻,弄得读者雾里看花,忽悠大家的眼睛是我的错,现在来改正。
上篇我提出了四个名词:阳气,阳质,阴气,阴质。把这四个名词替换入句中,就成了:善补阳气者,必于阳质中求阳气,则阳气得阳质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质者,必于阴气中求阴质,则阴质得阴气升,而源泉不竭。
再接着打个比方,阳气=阳光,阳质=煤炭,阴气=冷气,阴质=冰块。那么,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补充热能,单靠阳光的照射还不行的话,就要加上煤炭的燃烧;如果你想降温,单靠冰块的冷却还不够的话,那就再吹冷气。
经过这么转换,道理就很浅显了,但是对于用药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假设病人证属阳虚,当须补阳,但是用了附子,干姜,桂枝出现这样的情况:吃药时症状很快改善,但一停药又很快回到老样子。这时候你就要考虑了,附子,干姜,桂枝侧重补阳气,病人还有阳质虚的情况。
这阳质就是专门储备阳气的,像骆驼的驼蜂。人呼吸天气,饮食地味,化成阳气,一部分用作即时之需,另一部分要收藏起来,而阳气要收藏需要一个载体,就是阳质。身体的阳质少了,即是收藏的能力下降,就算有再多的阳气补充,也无法完全吸纳,小电池能充多少电呢?
这姜桂附是有很大的阳能的,可病人的电池容量小啊,一充就满,其余的吸纳不了就发散出去了。等到停药的时候,储存的阳能很快用完,所以病情反复。这时候怎么办呢?要加用熟地,枸杞,紫河车之类,这些是侧重于补阳质的,也就是扩大你体内的电池容量的。
同理,假设病人证属阴虚,你用了天冬,麦冬,芍药,生地,效果不是很理想,你可以考虑用清热的药如石膏,栀子之类的。好比一个人热的厉害,你只是在他旁边放很多冰块,却没看到他还在烈日在暴晒,多少冰块都很快融掉的了。怎么办?当然是把太阳去掉了——把人移到阴凉的地方,不让阳光照到。石膏,栀子就起到类似的作用。
用户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