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命理四柱道家文化装修风水相术大全出马仙民间故事周公解梦崇道学院

什么是尸解,谈谈道教中关于“尸解”信仰

时间:  阅读: 次  来源:国学文化

尸解.jpg

尸解作为秦汉时期比较独特的一种神仙方术,是在先秦时期灵魂观念与死后复生观念的相互融合中形成的。《抱朴子》云:“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云笈七签》云“夫尸解者,尸形之化也,本真之炼蜕也,躯质遁变也。”

它是中国本土的死亡观念和成仙思想,表现为人死虽尸化,又能复活的道教信仰。“尸解”观念在道教“太阴炼形”中表现地尤为深刻。

道教”尸解”信仰的起源

蓬莱仙药.jpg

长沙马王堆墓帛画:蓬莱仙药、太阴炼形

在秦汉时期众多神仙方术中,人们往往对服食、行气、导引、房中等关注较多。蒙文通先生在《晚周仙道分三派考》只提到三种养生之术:“古之仙道,大别为三,行气、药饵、宝精,三者而已也。”

其中大多是长寿延命的方术,尸解作为秦汉时期比较独特的一种神仙方术,却很少受到关注。《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

这里的“化去不死”按照葛洪《抱朴子》中“今少君必尸解者也”的理解其实就是指尸解。

在西汉时期,“尸解”思想其实已普遍流行。“尸解”与人死而太阴炼形的观念尤为关切。《真诰》卷四“运象篇第四”对“太阴炼形”解释道:若其人暂死,适太阴,权过三官者,肉既灰烂,血沉脉散者,而犹五藏自生,白骨如玉,七魄营侍,三魂守宅,三元权息,太神内闭。或三十年二十年,或十年三年,随意而出。

当生之时,即更收血育肉,生津成液,复质成形,乃胜于昔未死之容也。真人炼形于太阴,易貌于三官者,此之谓也。

可以说,尸解是在融合先秦时期灵魂观念与死后复生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神仙思想,两汉墓葬中保存着大量以死为尸解而“暂过太阴”、继而得神药而升仙的“太阴炼形”信仰。

汉墓.jpg

汉墓呈现的死后世界,充斥着乐舞宴饮的欢乐气氛

在道教经典文献《老子想尔注》中的注解中,也有“尸解”的现象。如注解“没身不殆”云:“太阴道积,练形之官也。世有不可处,贤者避去,托死过太阴中;而复一边生像,没而不殆也。俗人不能积善行,死便真死,属地官去也。”

又注解“死而不亡者寿”云:“道人行备,道神归之,避世托死过太阴中,复生去为不亡,故寿也。俗人无善功,死者属地官,便为亡矣。”

饶宗颐先生在《老子想尔注校证》中解释说,这种方术实即《真诰》卷四所载之尸解。魏晋南北朝时出现《水仙经》《尸解经》等文献,总结了以往的尸解思想,并吸收发展了一些新鲜因素。

道教“尸解”的方式和分类

修行.jpg

《云笈七签》云:“真人曰:凡尸解者,皆寄一物而后去,或刀或剑,或竹或杖,及水火兵刃之解。”可见“尸解”的方式有多种,其中包括剑解、仗解、水解、火解、兵解、药解等。以火解举例来说,《列仙传》记载:“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

又“啸父者,冀州人也。少在西周市上补履,数十年人不知也。后奇其不老,好事者造求其术,不能得也。唯梁母得其作火法。临上三亮,上与梁母别列数十火而升西,西邑多奉祀之。”

《列仙传》中提到封子,是黄帝的厨师,善于用火,能出五色烟,后用火自焚,其身体虽烧为灰烬,但其又可随烟气上下,就像是还有其身形。第二例则是啸父,与梁母作火而西升。这些均是火解成仙之实例。

葛洪对神仙因不同的成仙方式而有过分类:“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而尸解中又有高低等级的区别,陶弘景在《真诰》卷四云:

“白日去谓之上尸解,夜半去谓之下尸解,向晓向暮之际而谓之地下主者也。”白日尸解为上尸解,自是仙,地位最高;夜半尸解为下尸解,是鬼,地位最低;介于二者之间的是地下主者和地下鬼帅。

僧人也有“尸解”现象

飞升图.jpg

不仅仅在道教文献中记载了很多高士“尸解”而成仙的例子,甚至在佛教文献中也有高僧“尸解”的现象记载。梁武帝时期慧皎所撰的《高僧传》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带有道教特色的关于高僧亡化时的”尸解”例子。

如向来有神通的佛图澄:“初虎殓澄,以生时锡杖及钵内棺中。后冉闵篡位开棺。唯得钵杖不复见尸。或言澄死之月。有人见在流沙。虎疑不死。开棺不见尸。”

这是明显的死后开馆不见尸身只存锡杖而又在外地复活的神异,是属于上述所说的“杖解”。在描述单道开死亡而身体犹存的时候,则明显用到“蝉蜕”两字:

玉蝉.jpg

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

“至石室口。见开形骸。及香火瓦器犹存。宏曰。法师业行殊群,正当如蝉蜕耳。”这和《云笈七签》“夫尸解者,尸形之化也,本真之炼蜕也,躯质遁变也。”的描述非常相似。

又有竺佛调和杯度记载说,“共发冢开棺不复见尸。唯衣履在焉”、“乃共开棺唯见靴履”这里死后皆开馆检查,却只发现“靴履”,这和《列仙传》中汉武帝“令人发其棺,无尸,唯衣冠在焉”也非常相似。

这表示,《高僧传》在表述僧人死亡的“尸解”现象时,显然与我国的道教方术有某种关联,其中既有文学字词上的修饰,也有护法传教的色彩。

Tag标签:道教尸解

相关文章Related

热门标签

更多>>
十二星座 相术 阳宅风水 立秋 八字 周公解梦 小周天 道教 大周天 风水 命运 修道 因果 丹道 养生 修行 道家 星座 修炼
返回栏目>>

用户评论Comment

加载更多...
千万道友俱乐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