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剑威力非凡,在道教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性。古时,道士们倾心钻研铸剑技术并亲自铸剑,历史上有高道为帝王造剑的记录可引为佐证。
据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记载,北魏太武帝太延六年,有道士为拓跋焘造剑长三尺六寸,太武帝拓跋焘因此改元太平真君。
梁普通元年,陶弘景曾应梁武帝之命,“造神剑十三口,用金银铜铁锡五色为之,长短各依剑术……所以作十三口象闰月故也。取上元甲子时加斗魁,加岁正月旦合,合之取风雷雨震,日止环偏,长八寸,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小篆文”。
此外还有著名的上清景震剑,是上清派的另一位高道司马承祯所铸,他于唐开元十五年将景震剑并自己所铸铜镜一起进献玄宗皇帝。上清景震剑的图样及有关的记载保留在《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文献中。
《景震剑序》云:夫阳之精者,着名于景,阴之气者,发挥于震,故以景震为名,式备精气之义。是知贞质相契,气象攸通,运用之机,威灵有应。据神代形之义,已睹于真规,收鬼摧邪之理,未闻于奇制。此所以剑面合阴阳,刻象法天地,乾以魁罡为杪,坤以雷电位锋。而天罡所加,何物不伏,雷电所怒,何物不摧。佩之于身,则有内外之卫,施之于物,则随人鬼之用矣。
剑身有铭文:“捣雷电,运玄星。摧凶恶,亨利贞。乾降精,坤应灵。日月象,岳渎形”。唐玄宗得到这两件宝物十分赞赏并亲制御批:“得所进明照宝剑等,含两曜之晖,禀八卦之象,足使光延仁寿,影灭酆城。佩服多情,惭式四韵”;
御制《答司马承祯上剑镜诗》曰:
“宝照含天地,神剑合阴阳。
日月丽光景,星斗裁文章。
写鉴表容质,佩服为身防。
从兹一赏玩,永德保龄长”。
司马承祯隐居于浙江天台山修行时曾于山中修建铸造所用的丹炉,他留下的“镜剑台”遗址至今犹在。
宋元以来内丹学兴起后,道教的法剑又有了新的内涵。《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孚佑帝君纯阳祖师吕祖仙师吕洞宾言:“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哂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也”。在这里,法剑不再指实体的剑,而是转向降服人内心的“妖邪魔障”,使人最终得道成真。
道教的法剑整体上可分为有形无形两端,有形之剑是道教科仪中广泛应用的法器,也作为师徒间乃至道派的传承信物代代相传;无形之剑多用以法剑指称道教內炼丹法。无论有形无形,剑在道教文化中都是神圣而不可取代的,吕祖留诗赞美宝剑云:我有龙泉匣裹藏,令人肝胆莹神光。一从提上中宫帐,万里群魔不敢当。
用户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