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拆庙”是大不敬的事情。从古至今,即使是在十年动荡中,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敢冒这样的“大不韪”、做出“拆庙”这种忤逆事情的,也正因此,很多名山大川里的古庙都尽可能地保存下来。
不过,在民风民俗中,有件事比“拆庙”还严重,那就是破坏别人的婚姻,也因此有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说法。
在以儒道文化为主干的中华文明里,世俗伦理的基石便是婚姻家庭,进而扩散到一乡一城、一邦一国。
可以说,婚姻的稳定对咱们中国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在儒家典籍《礼记》中,这样描述婚姻:“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也就是说,婚姻不仅仅是夫妻两个人的事,它承上启下,上要奉祀宗庙、祭祀祖先,对下要承担传宗接代的责任。
而秉承道家思想的道教也同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道教与儒家思想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二者都肯定人生的美好,只是儒家比较侧重于人生的社会性一面,强调处理好与自己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
而道教则更侧重于祈求自然生命的改良和永久,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如爱情婚姻等,也希望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即仙境中得到延续,对待世间的婚姻,道教的绝大多数派别都持肯定的态度。
如同道教早期典籍《太平经》中的观点:如果没有婚姻关系,必然导致“阴阳不交,乃(出)绝灭无世类也”。
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同样尊奉很多位“婚姻的保护神”,有护佑夫妻感情和谐美满的和合二仙;有“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月下老人;还有太阴星君、天喜星等等。
回到现实中,道教历代祖师里也不乏夫妻共同修行的典范,如鲍姑是晋代著名高道葛洪的结发妻子,他们二人共同研究医学和炼丹之法,成为志同道合的道侣,乃是道教修行的典范。
全真派北七真中孙不二与马钰夫妻二人,也在王重阳祖师“分梨点化”之下,双双证道,并留下了一首诗对于共同修行的表达:“蓬岛还须结伴游,一身难上碧岩头,若将枯寂为修炼,弱水盈盈少便舟”。
可见,道教对待世间的婚姻是持一种肯定和支持的态度,除极端情况外,不主张随意的抛弃或背叛,也更不能去破坏别人的婚姻,甚至在道教著名劝善经典《太上感应篇》中,更直接将“破人婚姻”列为恶行之一,并要求道教徒“不可为之”。
用户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