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核心在于对人的心灵意识领域的认识和探索。《道德经》作为道家及道教的经典,以其言简意赅地论述剖析了如何认识和改造人的心灵意识的过程。
一、总结认识心灵意识的方法特点
在历史上,为什么宗教与自然科学会形成两大阵营?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认识方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因为差异,所以造成了矛盾和对立。如果人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了研究心灵意识的方法特殊性,就会得到更多的人认可和学习,使更多的人在心灵上获得升华和发展。
《道德经》提出“反者道之动”。与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相反的是:自然科学是以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和方向,而在认识心灵意识的过程中,则需要人逆个人的意愿而行。
在心灵实践的见证“本我”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莫过于自身。一切人性都来自于“本我”的创造,但同时也成了见证“本我”最为强大的障碍。要见证“本我”,就必须突破人性的桎梏和阻碍,这并不是说人性不好,这就如同人们要得到空气中纯净的氧气,就必须先把其它气体清除一样。所以要见证“本我”,破除人性的障碍就是心灵学修行必须完成的过程。
“本我”的本质是“无我”,是“空”,是“无”,人性是“有”,所以一切人性都是与“本我”相对立的。这就是为什么心灵实践不以“善恶”为衡量标准,因为人性中无论是善的成分,或是恶的成分都与“本我”是相对立的,都会同样阻碍见证“本我”的过程。
人性与“本我”的本质差异,主要表现在:一切人性都是以获取为意识取向。而“本我”是没有取向的,本质上对世界中的一切事物既没有放弃,也没有追求获取的意识行为。因为“本我”不在意识中,所以不会有任何放弃和获取的意识表现。它不会选择 “善”,也不会选择 “恶”,不会选择 “好”,也不会选择 “坏”。而人一旦破除人性的意识取向的控制,就能使“本我”得到显现。
老子对于这一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意思是讲:老子非常有体会的是,在见证“本我”的过程中,最需要克服的是这样一个矛盾——“本我”没有意识指向性,而人性是有目的和方向性的。
老子提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舍”,并不是一定要在行为上表现出把具体对象抛弃。执著是对事物念念不忘、不愿舍弃的心态,所以舍弃是指人心灵上的舍弃,达到一种一无所有也坦然的心态。从这一点来看,心灵实践与人的常规心理是相反的,所以心灵实践要能够逆自己心愿而行。
用户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