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形的都有肉,其实很难找到闪光的人,真正的修行者都是劝人向善,告诉人们怎么样减少烦恼。修为很高的人外界很少接触到,只有圈子里才知道。」张剑锋说。
2 月中旬,终南山中积雪较厚,在踏雪行走 4 个小时后,记者跟随张剑峰抵达了隐藏在大峪山谷深处的一处隐士茅棚聚集区:终南草堂。
尽管是冬天,沿路仍遇见了一些隐士,黄道长常年在终南草堂居住,几乎不下山,他老家在东北,他说:「下山去做什么呢?我们下山后就像傻子似的,左右不是,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在距离终南草堂 30 分钟山路外,有一位去年 11 月从衡山来终南山修行的隐士,他并不觉得山中冷,只说:「在这,就是玩呗!收弟子,就看缘分呗!」面对陌生人,他们并不多谈其他。
「我们从小都知道世上有道士有和尚,但没法接触他们,一般觉得,出家人就是穷得没办法才到山里,但后来我发现山里的修行者大部分蛮有学养的。」张剑峰说。他上周刚见到一个山中的修行者,这位修行者藏书很多,留着长头发,特立独行,对电器等样样精通,在茅棚里给自己做了很多精美的家具,他主要研究天文,将天文研究成果和道经、佛经做了对比研究,而且他自己觉得别人并不懂他的东西,只能把研究成果刻在石头上。
「他不是一般学者,也不敢立论,他问我认识比尔·波特吗,他要把他的研究成果发给他,看能否翻译成英文。在修行人中,像他这样的民间学术研究者很多。」张剑峰说。
冬天的终南山里,随时飞雪,黄道长给远道而来的寻访者包了一锅热乎乎的包子,包包子用的萝卜是自己在旁边的菜地种的,冬天他挖了菜窖存储这些蔬菜,米面油等物品都是朋友从山下送来的,他们称之为「供养」。记者上山当天,遇到一对给修行者送供养的 60 岁夫妇,他们提了一壶最好的花生油,背了一些日常用品走了好几个小时山路。
「如果没有供养也可以,松子、野菜等都是修行人的食物。修行人的行为,一般人看来不可理解,别人觉得住在山里很可怜。修行者对物质不抱太大希望,给一些修行人送供养,送东西给他,是为了满足我的心愿,对他们来说,送不送没什么区别。」张剑峰介绍。
用户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