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调息宁心 宁心调息
调息宁心的法门众多,佛家有安那般那观注出入之息,即智者大师的六妙法门;道家的十六锭金;敲竹唤龟;吹无孔笛;等等各种静修法门。
现先介绍智者大师的《六妙法门》。
“佛说一切法,为灭一切心(灭妄心,生照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心、意”这两个东西,一是猿,一是马——心猿意马,从来就不安静。佛说的制心法门虽多,大多以心制心。比较有效的就是心身皆修的安般守意法门,即天台山智者大师提倡的“以息制心”的六妙法门:
释迦趺坐,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入手宁心调息,为防心思外驰,而令心息相依,先从“数息”起手,每上坐调息,即行数数——每呼吸一次数一息数,从1数到10,数满后再从1起数……;至不数而自然,便进入修随,一心随呼吸而出入,至万念俱空,即深入静定而“止”;并“观”察到自己的呼吸状态,明白了然;“还”——还归于心之本原,虚无一体,自如恬然;“净”——心地清净,妄念全无,一尘不染,泊然大定——定能生慧,如来来矣!
古人曰:“道在一身,其机在目。目之所至,心即至焉;心之所至,气亦之焉。”数息、随息、止息,念头清净了,呼吸自深长,自然过度到丹田呼吸——脐息、胎息,而重返先天,步入道门,进入禅定,而达禅道双安。
初阶为修,高阶为证。
七 、守窍调息
《西山记》:“虽知养生之理,不悟修炼之法,则生亦不长。虽知修炼之方,不得长生之道,则修亦无验。”
道家内炼下手,“借有为之术,达无为之境”,“假世法以修道法”,则必须守窍——守窍调息、调息守窍;或曰守中抱一,以混沌神气,交媾阴阳,孕育灵丹妙药。
紫阳真人也说:“但识无为为要妙,虽知有作是根基。”入门守窍,凝神调息,全系有为法:“有为虽伪,弃之者佛、道难成”,有为这根拐杖须用时还是要用的。
至于炼功的姿态,佛家比较强调盘坐,而仙道修持则较为自由,以舒适安泰为宜,站、坐、躺、卧均可;如陈抟老祖则以睡功闻名于世。
所有的外在形式,都是为内在的“心息相依”、“制服家贼”而服务;凡是有利于心息相依、宁心止念的身相、手印、咒语、音乐……,都是好的外在形式。
盘坐有盘坐的好处,尤宜于年老体虚、心功能低下者。双腿盘坐,两手交叉,使四肢活动静止,内气相互交流,便可减轻心脏的负担,所以静止的时间愈久,对于恢复心脏功能的功效愈大。双盘、单盘、散盘均可;能双盘则更妙!可根据自己的体能情况而定。身体弱者,可以背靠椅子或沙发,臀部下面置一坐垫,令尾闾虚出,以免阻碍任、督二脉气血的交换与运行。
初次炼功,精神疲惫,容易昏沉,乃至很快入睡——此乃“带功睡觉”,睡得既深且沉,效果特好!哪怕只睡十来分钟,醒后头脑非常轻灵,即行接着炼功,功效犹显!
“调息”的方式,可谓多如牛毛,读者自可择其善者而从之。笔者推崇张三丰祖师的“凝神调息”法门:
“以眼观鼻,以鼻对脐,上下相顾,心息相依,着意玄关,便可降伏思虑。”总的原则是:调息凝神,凝神调息。调度阴跷之息(炁)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之中——约在脐下内里的虚无窟子。显然,凝神就是修性,调息就是炼命,凝神调息,则性命双修。
性命在人体什么地方进行双修?——就在凝神守窍的窍位处,下丹田肚脐部位,“前七后三”的“虚无窟子”处,假设这里有一个可供凝炼“灵丹妙药”的炉鼎而意守之。即古人所说的:“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
用户评论Comment